订阅
纠错
加入自媒体

5亿美元买一个教训,智能健身镜是高科技还是智商税?

大家有体验过智能健身镜吗?

如果还没体验过正准备买的朋友,要注意了。

著名运动品牌巨头lululemon在2020年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能健身镜品牌Mirror,短短2年后直呼“坑爹”,并正在寻求出售该业务。

从资本市场的宠儿到坑爹,如今智能健身镜为何从“高科技”成为了“智商税”?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反转?

图源:lululemon


01 lululemon 承认收购Mirror是个错误

运动品牌lululemon在3月发布2022财年财报显示,lululemon在2022年净营收达到81亿美元,同比增长30%;归母净利润为31.49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92%。

尽管业绩向好,但lululemon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在财报会议会议中,公开承认品牌Mirror的收购是一次“罕见的失误”,Mirror的硬件销售不理想,家庭健身业务面临挑战。

而在近日,据彭博社、CNBC等多家外媒的报道消息称,lululemon正在进行业务优化,有意出售品牌于2020年以5亿美元收购的居家健身设备制造商Mirror。

此前在疫情期间,大家都困在家中并希望锻炼,曾掀起一阵居家健身热潮,健身镜产品被资本青睐。Mirror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ynn Putnam曾自豪地表示,她的目标是让Mirror成为“下一代iPhone”,一个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性产品。

而现在就连运动健身品牌巨头Lululemon都带不动健身镜,正在寻求出售该业务。


02 健身镜从爆火到惨淡经历了什么?

2018年,Mirror健身镜诞生,还被《时代周刊》评为该年度最佳发明之一。

健身镜是一种以半透半反屏幕为主体,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动健身产品。外形跟普通穿衣镜相似,不同的是搭配了LCD面板、扬声器、摄像头等硬件,能够为用户播放运动健身视频课程,并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运动指导等服务。

图源:lululemon

以Mirror为代表的一面健身镜,售价1495美元,此外还需要用户额外支付250美元的安装费以及每年468美元的会员费。虽然贵得离谱,但仅在2020年Mirror健身镜就售出了超9万台。

2020年Mirror被加拿大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以5亿美元收购,更引发了资本市场对智能健身镜领域的关注。

随着疫情的影响和居家健身需求的增长,健身镜在国内也迅速走红。仅2021年5月,就有咕咚、YUPP、亿健、乐刻等新老健身品牌杀入战场,以及百度、华为、小米等科技巨头的布局,还有众多创业公司加入,“百镜大战”由此展开。

其中国内最早跟进的玩家FITURE成立两年融资4亿美元,估值更是达到了人民币97亿元。

图源:FITURE

然而在经历一年多的市场验证期后,消费者们似乎并不买账。

近期,界面新闻报道称,FITURE在今年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裁员,涉及人数超过500人。

YUPP、乐咕咚、亿健等品牌的健身镜在电商平台的月销量普遍只有十几单,乐刻去年发售的LITTA MIRROR已在官方商城下架。

智能健身镜市场惨不忍睹。


03 健身镜是高科技,还是智商税?

智能健身镜作为一种智能健身设备,可以在镜面上播放各种健身课程,并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和指导用户的运动动作,听起来还不错,为什么消费者们并不买账呢?

原因有多个方面的。首先,健身镜的价格普遍较高。早期的产品售价近万元,时常被吐槽“割韭菜”。尽管现在价格已经下探到 2000 多元,但是降价背后是硬件减配,比如砍掉了最能体现“智能”的 AI 摄像头。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家健身并不是刚需,而且还需要额外付费购买课程。

其次,健身镜的产品体验并不成熟,课程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。消费者有抖音、B 站等平台上许多健身博主制作的免费、系统化的运动课程进行平替。

另外,健身镜所谓的智能指导功能也不够精准和个性化。比如所谓的个人定制方案,只是根据之前的训练历史记录推荐类似的课程。还有所谓的“实时反馈和指导”,只是停留在动作的个数、肢体运动幅度、节奏判断,很少深入到细节问题。

最后,健身镜也面临着其他智能大屏产品的替代和竞争,以及用户坚持度和忠诚度的考验。例如,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大屏娱乐系统、智能投影设备等,都可以提供类似的健身指导功能,而且价格更加亲民。此外疫情期间也影响了人们对健身镜的需求,随着疫情散去,一些消费者可能更愿意回到实体健身房或室外运动。


04 小结

智能健身镜作为一款智能健身设备,曾经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。然而,如今它已经成为了“智商税”的代表,从高科技产品沦为了被人们所嘲笑的产品。

健身镜想要长期发展和突围,还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,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。

智能健身镜市场的惨烈状况,也给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带来了警示。在推向市场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产品打磨,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。


声明: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OFweek观点。刊用本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翻译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发表评论

0条评论,0人参与
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
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继续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文章纠错
x
*文字标题:
*纠错内容:
联系邮箱:
*验 证 码: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