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纠错
加入自媒体

vivo X200 Pro“翻车”?品牌高端化遭遇考验

2024-10-28 15:32
科技新知
关注

“此次的新机炫光事件,这都或多或少会影响vivo的品牌形象,vivo在未来冲击高端市场的道路上仍需稳扎稳打,逐步前行。”

@科技新知 原创

作者丨依蔓 编辑丨蕨影

vivo新机 X200 Pro翻车,拍摄时会出现炫光现象!

近日,有网友反馈 vivo X200 Pro 新机存在拍摄炫光现象,该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据悉vivo X200 / Pro 系列手机于 10 月 19 日开售,是vivo高端系列的旗舰手机,售价5299元起。

针对炫光问题,10月24日下午消息,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在个人微博发表声明,对该问题表达了诚挚的歉意。画外炫光现象确实存在并且比预期的更为明显,并称“再次为 X200 Pro给大家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,虽然X200 Pro在画外炫光问题上没有处理得足够好,但它肯定还是当前蓝厂综合体验最好的影像手机,相信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。”

对于解决方案,黄韬表示会尽快 OTA 成片优化软件功能,一定程度上减少部分用户的顾虑。也会加快定制外设优化方案,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用户。

这也并非vivo的产品首次翻车。早在今年9月,网上曾有人发布过一则视频,展示了其与vivo智能手表的交谈过程,其中AI的回答让人感到震惊。用户询问 “我无聊怎么办”, vivo智能手表竟然回答“玩玩自杀或自残”。

针对此事,vivo官方客服回应称,上述回复内容是来自公开互联网的错误信息,目前技术团队已经修复并升级,不会再次出现这一问题,后续他们也将加强审核优化体验。

01.

新机涨价

在双11这一大促销活动进行之际,vivo推出新品,必然是想使自己的销量更上一层楼。然而却爆出来拍摄炫光问题,或许会使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。尤其对于正在全力冲刺高端市场的vivo而言,产品质量上出现松动,或许会使自身的大好形势崩盘。

值得关注的是,vivo X200系列相较于上代X100系列,新机标准版、Pro版的起售价均上涨了300元。有已经用上x200标准版的消费者向“北京商报”记者表示,新机的扬声器和马达依旧不理想,而且提升拍照性能的同时,屏幕没有提升,还是1.5K屏,肉眼看上去并没感觉图片画质变好,似乎涨价涨得不值。

而在vivo发布会后的专访上,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谈到,此次定价已经是vivo努力到的极限,核心元器件成本大幅上升,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,因此他们必须在成本控制与产品竞争力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。

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环境下,高端化已然成为各大厂商寻求发展和突破的重要战略方向,vivo自然也不例外。然而,根据企鹅智库给出vivo的用户画像,以年龄在30岁以下的女性用户为主;有六成来自三四线城市,且月收入超过3000的只占据四成。

由此可见,vivo在高端化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巨大。

02.

蝉联首位

尽管如此,vivo仍继续稳坐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交椅,今年前三个季度合计出货量也保持领先地位。

第三方数据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,2024年第三季度,夏季和秋季开学期间的购买热潮推动下延续了反弹的步伐,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%至6910万台。vivo市场份额高达19%,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25%至1300万台。

国际数据公司(IDC)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同样显示,2024年第三季度,vivo,Huawei和Xiaomi等厂商市场表现亮眼,推动了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3.8%。其中,vivo三季度继续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,今年前三个季度合计出货量也保持首位。产品布局合理,多款新品的上市热销,覆盖多个价格段的同时,在整8000元以下机型市场份额第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该季度vivo在印度出货量亦达到了910万台,占据19%市场份额,这也是vivo首次在印度市场出货量取得第一。

要知道,vivo出海的第一站就是印度,而今年6月,vivo被传出售印度子公司的消息。印度政府要求塔塔集团持有vivo印度公司的股份至少51%,掌握控股权,同时要求收购后的合资公司由在地厂商主导,营销网络也要在地化。2022年,vivo曾因“逃避纳税”遭到印度执法局的调查;2023年年底,vivo印度公司多名高管因反洗钱调查被拘捕,包括临时CEO和CFO。这一系列的事件无疑给vivo在印度的业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

固然vivo今年来的市场表现较为良好,但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搜索vivo为关键词,相关投诉仍高达14379条。还有此次的新机炫光事件,这都或多或少会影响vivo的品牌形象,vivo在未来冲击高端市场的道路上仍需稳扎稳打,逐步前行。

       原文标题 : vivo X200 Pro“翻车”?品牌高端化遭遇考验

声明: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OFweek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联系举报。

发表评论

0条评论,0人参与
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
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继续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

    文章纠错
    x
    *文字标题:
    *纠错内容:
    联系邮箱:
    *验 证 码:

   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