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%关税扛不起,产业链迁不动,苹果进入最难时刻
要说最近美国加关税,最难的是谁,那肯定是苹果及其供应链。
我们知道,特朗普最近有点上窜下跳,针对中国,关税变成了20%+34%+50%,已经最高达到104%了。
这对在中国生产98%智能手机、85%可穿戴设备的苹果而言,真的是关税扛不起,产业链迁不动,怎么搞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
一、叠加关税击穿成本红线
以Apple iPhone为例,其进口需承担20%基础关税+34%对等关税+50%特别关税,叠加税率达104%。这意味着每台1000美元的手表,仅关税成本就暴涨至1042美元,超过产品本身售价。
即便抛开极端案例,只按iPhone的硬件成本来算,每台手机,至少也要增加600美元左右的关税,这直接吞噬其60%的毛利率。
而2025财年,苹果的毛利率为42%,净利率约为24%,怎么承担得起?
二、产业迁移遭遇物理悖论
当然,或许这也正是特朗普期待的,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高关税下,逼着这些产品到美国来制造,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。
但是这种美国期待的"产业链重组"在工程层面遭遇现实阻击:一部iPhone涉及800多个精密组件,其中70%以上在中国大陆完成深度加工。
如果当美国试图将关税作为"驱离令"时,却忽视了中国供应链强大的现实。即便苹果愿意支付迁移成本,但要多少年,才能在美国建成这个供应链?也许特朗普任期到了,都未必能够完成,苹果没有这个时间。
三、中国制造及供应链的生态护城河
中国富士康供应链的"三小时产业圈"生动诠释着不可替代性:以园区为圆心,50公里半径内聚集着摄像头模组、线性马达、OLED屏幕等47类核心部件供应商,2小时内可完成紧急订单响应。这种由1.2万家企业构建的消费电子生态,在美国需要铁路基建配合,在墨西哥需重建模具标准体系,迁移成本不可想象,也许把苹果几年的利润拿出来,都未必搞得定。
现实困境与出路
面对关税重压,苹果陷入了最难的困境之中,且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
正如某分析师说的:"中国供应链的深度整合,是三十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。"或许正如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所示,在消费电子领域,中国制造业仍保持着10年以上的代际优势,这不是关税壁垒能够抹平的现实,特朗普任期有几年?能够抹平这10多年的代际差?
原文标题 : 104%关税扛不起,产业链迁不动,苹果进入最难时刻

最新活动更多
-
4月25日立即报名>> 【线下论坛】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
-
7.30-8.1火热报名中>> 全数会2025(第六届)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【在线会议】从直流到高频,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【在线会议】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【在线直播】解密行业检测流量密码——电子与半导体行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【在线会议】医疗设备的无线共存、高速数字与射频测试
发表评论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